《化身救苦尊》簡介
超度三界難。
地獄五苦解。
悉皈太上經。
靜念稽首禮。
皈命。太乙救苦大天尊。
每個《高功主科》在行《普度濟孤》之前,就得《修身養性》,以便將自己的“念力靜一靜”,之後在以自己的“功過”來《化身救苦尊》,達到代《東宮慈父》宣經《拔度眾魂爽》 – 這就是《悉皈太上經。靜念稽首禮》的“不可思議功德”了。
玉訣應化雸露食。
普施河沙眾鬼魂。
願皆飽滿捨慳貪。
脫化人天生淨界。
汝等鬼神眾。吾今施汝供。
一粒徧十方。河沙鬼神用。
皈命。青玄普度大天尊。
而在道教《普度化身救苦尊》中,有著至少三套不同的做法,如下:
1 –
以一人《化身太乙慈父》,宣經施法食
2 –
以三人《化身三救苦尊》,宣經施法食,拔度,等等
3 –
以五人《化身五救苦尊》,宣經施法食,醫靈,拔度,等等
因此在很多不同地區及國度,會看到不同的《登臺說法》規模,這其實也不稀奇,衹是很多人很少接觸到。
有人會說,《化身救苦尊》一定得頭戴《五佬冠》嗎?
1 –
不一定。
2 –
不同的《道教普度科儀》會以不一樣的《主子》來“施法力”。
如《五佬》,藉助《五方真炁》化食級度化。
請《五座尊》,既《五救苦尊》,登上《青玄臺》拔度,等等。
3 –
有者會頭戴《太極陰陽三山五嶽冠》,這是在現今的《普度科》中,較爲罕見的了。
言歸正傳。
在《高功主科》化身《救苦尊》後,就會代《東宮慈父》宣經,以便“勸慰”《孤魂眾》捨去一切《三毒》,之後以《威神力》將凡間食物及水,化成《法食》及《甘露》,普施出去,好讓十方《魂爽》得之能《飽滿捨慳貪》,而後《脫化人天生淨界》。
總結:
人間的一切食物等,在還未“化”之前,就衹是凡間物,無論祭祀多少,永遠不會足夠給《孤魂眾》想用,再來就是,越祭祀,《孤魂眾》就越“貪圖”人間的《三毒》。
衹有在《化身救苦尊》後,將其《威神力》灌注凡間食物内,方可爲《孤魂眾》洗滌一切《三毒》及化解《五苦》。
今日在此簡單分享,供大家明瞭。
三無量。
大悲心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