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12 July 2020

《道教紙錢文化。白銅貫錢。賞賜陰兵》





《道教紙錢文化。白銅貫錢。賞賜陰兵》

【白錢】,又稱【白銅錢】或【白貫錢】,與【民間】又稱【零錢】,而【閩南】則稱【坔散錢】。

【白錢】的使用,最早可「追溯」至【隋唐時代】,而後再於【清朝】「盛行」。

如今,很多人會把【白錢】與【白過路錢】(【開路錢】或【溪錢】)「混爲一談」,這是不對的。

【白錢】,「幣值」雖然小,但是所「供給」的,卻是給【神兵神將】(屬【陰司冥部】),【陰兵鬼卒】及些許【將軍神祗】。

尤其在前往【城隍廟】「上稟事情」、「告陰狀」、向【城隍】「調遣」【魂魄】,使用【白錢】是絕對「少不了」的。

而【白過路錢】則是獻給【無主孤魂好兄弟】,【冤死魂魄】或者【出殯】時所用,等等。

那麽一張【白錢】到底是多少「幣值」呢?

於【古代】,【白錢】以【銖】為「量數」,一個【白錢】為【五銖】,而如果要換算成今天的「幣值」,大約為「兩角五分」。

換句話,如果我們如今「燒化」一曡【白錢】(一般為「五十張」,記得【紅捆紙】得「撕開」,不「撕開」,就是一般「凡間紙張」),那麽每位【將士】所拿到的「薪水」則是現今的「十二元五角」。

在獻於「不同」的【陰兵鬼將】之時,一定要注意其「數量」,而不是「隨意」或「者隨」便「燒一燒」即可。

「數量」區別如下:

【城隍司】或者【廿四司】,一般用「十二曡」。

【官爺捕快】(【民間】之【大二爺伯】、【判官】),一般用「七曡」。

【神兵鬼將】(如【牛馬將軍】),則用「五曡」。

【陰兵鬼卒】,則用「二曡」加上【香】「十二柱」(【新馬】會用【青腳香】)。

今日於此簡單分享,共大家明瞭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