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 10 August 2016

《道教普度文化之白錢與生遷錢》簡介






《道教普度文化之白錢與生遷錢》簡介



《白錢》,最早在漢族記錄是與《隋唐》時期,而後在《宋朝》發明了《交子》(既是《銀票》)也稱《白錢》,到了《清朝》,《白錢》以《銅》來鑄成。



在歷代《民俗小説》中,也有提到《白錢》,尤其是用在《燒化》給《冥界》的《白錢》,更是頻繁的被小説作者給記載起來,如《紅樓夢》,《醒世恒言》,等等。



而在道教《超度》,《普度》及《拔度》儀式中,使用《白錢》更是不能少。



民間,《白錢》紙禡至少分成以下三種:



1 – 《白吊錢》



使用與《超度》,《普度》及《拔度》之《孤魂》案桌錢,不能高過一米,一般在《送孤》時一起《送化》



在使用前,須得蓋上《道教生遷咒》(民間稱爲《往生咒》),而再蓋上《道教生遷咒》後,便是所謂的《道教生遷錢》(民間稱爲《往生錢》)



2 - 《白錢》(三橫切)



使用在《打賞》《陰兵陰將》及“有功過”的《鬼眾》



3 - 《白溪錢》(三打洞)



使用在《開路》或《普施》給《無主遊孤》,此錢又被稱爲《零錢》



以上所有的三種《白錢》,目前在閩南及兩廣,還是使用的非常普遍。



而在中國大陸北方,《白錢》則會以《白布》剪成,用在《出殯》的《引頭路》。



在此簡單分享,供大家明瞭。



三無量。

大悲心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