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 19 July 2016

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







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,是道教科儀中常見到的一種“功夫”。



在行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時,道士們會在壇中旋繞著,以不同的“陣法”或“牌型”來做一定的《旋繞法》。



據故事道教文章中的王契真《上清靈寶大法》卷三十一中的《威儀章》,就稱今之齋法,登壇朝奏,步虛旋繞,蓋取於玄都玉京也,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,七寶玄壇,紫微上宮,十方世界,上聖高尊,一日於寅、午、戌三時旋行朝謁,執符把籙,建節持幢,吟詠洞章,燒香散花,奏鈞天廣樂,鸞唱鳳舞,萬真稱慶,三界慶歡。



因此,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是模擬仙真在天宮朝謁的場面。



而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中的旋行,有常旋行和旋至某些特定位置,如中壇之東面、中壇西北等區別或旋至《天門》,《生門》或《乾方》,等等。



旋繞的形式又有《昇壇》、青玄科中的《破獄》佇列旋轉式旋繞,也有瑤壇吟誦中的分列“穿插式”的旋繞。



有者會認爲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是由《罡步》演化而來,這也不無道理,因爲在一些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中,的確是加入了《罡步》(踢斗)的形式,因此可以說是融合貫通的。



在閩南道教科儀文化中,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又被稱爲《鑽花》,《走花》,《走五方》,《跑方》,等等,而在白事(青玄科)就有《趘圈》,等等。



《鑽花》或《走花》,一般在《請壇請聖》或《呈供》時運用到。一般是以走“”字形爲主,如果行科的道士人數多,就會運用《走五方》。



《鑽花》或《走花》,也會用於《轉天尊》,既是在《禮斗祈福》後的一個“消災解厄法”。



《跑方》,《正一科》中的一個科目,如今有些已沒再用,一般的《安龍奠土》,《藉地結界》,等等,都得用上。



《趘圈》,又稱《踅圈》或《西圈》,有者稱爲《跑五方》,是代表帶領“魂魄”出《幽冥》的動作,有時會以“S”型來回旋轉,而如果後方有信眾跟隨則得隨著跑“S”。《超度拔薦》中的《放赦》或《走赦》的“追趕跑跳摔”也就是一種《道教科儀旋繞法》。



在此簡單介紹,供大家明瞭。



三無量。

大道心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